案例中心

《逆流而上》第二章

2025-09-21

这一章我来讲一下关于几年来遇到的一个关于生意上的一些事,其实对于做生意,我自己是不怎么精通,也不怎么敢涉足。虽然自己有本钱,但是也不敢全部砸在生意上啊!


生意上输赢都是兵家常事,那我要是输了,就是满盘皆输了。自己还有老婆孩子呢!还是就开好我的书店就够了。



这里就要提到两个人了,一个是我的老表,他是自己在一些网络平台上做电商。一年也有八九万的收入。在我们小县城来说,已经很不错了。另一个是一个单位的小领导,人特别好、脾气也好,所以比较好相处。他比我大个十几岁,但是他和我就是以兄弟相称,他见了我爸,也只是管我爸叫叔叔,相当于是把他自己的辈分往下降了一辈了。

加拿大黑马预测


他们两个本来是不认识的,中间因为我知道他们两个的一些情况。我老表呢,想要扩展自己的电商生意,但是自己没有足够的资金周转,所以需要融资。而我的那个兄弟呢,是自己都已经一大把年纪了,在单位也没有上升的机会了,所以想在其他方便探索一下出路,自己有资金但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出路。本来他是有机会晋升的,因为在他当财务科长的时候,底下有人私自挪用资金,导致他也受到了牵连,所以在仕途上基本是无望的了。


就是这么一个机会,我就介绍他们两个认识了一下。相互了解了一下之后,都觉得对方很不错,就这么合作了。合作后他们的生意也越做越好,渐渐的做大之后,两个人就产生了分歧,不过大家都是好声好气的在对峙。


老表想要做一个自己工厂,这样子就可以生产自己的品牌,打造一个自己的产业。那个兄弟呢则是想继续做现在这样做代理加工,他觉得只要需求,他们就可以按照相应的需求去找或者别人来找他们进行加工,这样就不怕到时候投入的资金大还没有回报。


两个人都坚持自己的主见,后面还让我来给他们分析分析。我倒是觉得两个主意都不错,所以给了一个中立的态度。最后,他们还是分道扬镳了,自己干自己的,也算是友好分开。

老表想要自己开厂子,做自己的产品,自己当老板。但是我那个兄弟呢,在位那么多年了,也算是过来人,这样的事见多了、经历多了,自己也就不愿意走这条老路了。


最初我还不是很理解我兄弟的这个想法,后面发现电动车发展起来之后。基本上都是代工生产的,后面我去过几家服装厂,发现他们也是给别人代工生产的,还有很多是世界知名品牌,所以代工生产也不是就没有道理的。


后面他们俩个虽然分开了,但是关系还是在的。只要我和他们其中的一个人一起吃饭,我都会把另外一个也叫上。


有一次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,我就问了一下大家的生意现在如何了。结果是我兄弟的那个他自己操盘不了电商项目,所以已经是苟延残喘了。老表的那个,当初自己也买不起地方建厂子,索性就租了个地方。为了当老板也是相当拼了。他目前的发展情况比另外一个人的要好点,只不过也都只是低利润地在赚钱。


后面老表买了辆新车,让我去温车,还请我吃了烤串。我就又问了一下他的生意状况,他说是和以前差不多,一年也就是二三十万左右。我还问他要是从新来过,还要不要自己建厂了?搞得好像我不支持他建厂一样,眼睛一瞪,果断地说,那当然想啊!谁不想自己当老板赚钱呢。看来还是比较想自己当老板的一个人。



我在本地有个车友,自己就很成功!感觉他的财富都是我的百倍以上,至于为何都买了一款车,估计他是真的单纯喜欢这款车,我嘛,就是自己喜欢加上自己的钱也只允许我买到这个价位的。


这个车友的年纪比我小一点,同样都是从农村出来的,他自己是做青汁生产的,自产自销。其他的什么产业都没有,就只是专注于这一个行业,以至后面做到了全球最大。


他这个产业的客户基本上都是比较稳定的,所以慢慢的客户越积越多,就做成了产销一条线,自己种植、自己加工、自己销售,而且还都是全透明式的加工车间,客户信赖所以买的人也就多,人嘛,总是比较容易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,认为自己看到的,才是放心安全的。就像上次我去参观一个汽车零件的加工车间,看完之后,果断在网上就下单了一个,只是后面个人觉得这个价格不大合适,然后就又退掉了。


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,那为什么不把产品生产的过程都以直播的形式呈现给消费者呢?按照上面的逻辑,这样的销售产量不是更好吗?

但是大多数的产品生产过程,要是都以直播的形式呈现的话,估计产品卖不出去的概率会多一点。


不过我在买我的那辆轻骑战獒的时候,我就是自己去生产线上骑回来的。轻骑在国内已经算是老牌子了,工厂的生产线我们平时见到的汽车修理店车不多,基本上都是上世纪八十年的生产线,全是手工操作的。


看到我身边这么多成功的人,自己也曾经想过进军食品产业。因为食品产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,要是做得成功呢,说不定还能伴随消费者终生。所以后面就研究小米、花生之类的食品,这类食品不仅能加工的种类多,而且都是可以自己种植生产的,这样也比自己买来加工的放心些。


所以后面就研究各个地方的小米、花生,结果发现,这些食品生产更多的优势来自于它的生产地,根本就和加工手段没有关系,再加上我们本地根本就没有这些优势农产品,所以这个想法基本上就泡汤了。

本来只是想在我们本地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原野,能替自己赚钱,还能到这里来散散心。本来也不求它有多能赚钱,只要不让我亏钱就可以了,结果发现不仅产品品种没有合适的,还因为我们当地的分布方式,导致机械化困难,人工的话就更贵了。没有办法就此作罢了!

我身边还有一个朋友,自己是个大网红,生意也很成功。他主打的老年人市场,像老年人保健品和老年鞋,他都有涉足。他的想法就是,只要是人都会老,到时候不管是现在的孩子、女人还是男人都有可能成为他的客户。


他之前跟我说过一个食品代工厂的事情,大概就是他想要进军食品产业,主打老年人的饮食产品。说是来这边看一个工厂,想看看能不能帮他代加工一下来年人系列的无糖食品。

老年人的食品着重补充蛋白质和膳食纤维之类的,就像饼干和饮料都有老年人专属的。很多子女都是给父母买衣服和按摩产品,可是时间一久了,又不能年年都买这些东西吧!但是食品就不一样了,都是多多元化的,而且还可以买来屯着吃。这样既满足了子女们的孝心,还能让父母吃得放心。两全其美!

这么一想,我倒是觉得完全可行啊!后面就开始想具的计划了,比如怎么种植,怎么建工厂之类的,连产品理念都想好,那就是做自己放心敢吃的口粮。之不够我去参观了食品生产加工流水线之后,我自己后面也没有吃那个食品了,后面还有领导看了我写的文章后,专门打电话跟我说这件事,主要还是我们太嫩了,水平不够。

不论是哪个产业,品牌差一点点都是不行的,就像之前我去吃过的一个热干面,味道还是不错的,只不过他的菜单里有一个套餐,点了之后都会随机赠送饮料。我去过一次,点了那个套餐之后,发现他家送的饮料全都是加不上名的杂牌,那谁敢随便喝啊,我直接就给扔了。当时心里就在想,这样子的店,肯定也是干不长久。

另外给大家透露一个秘密,在微商还很火的时候,当时有一款很受欢迎的减肥饼干,其实就是红豆薏米燕麦饼干加了魔芋粉,当时买到四十元一片,已经算是饼干里面的天价了。人们之所以觉得它能减肥,只是因为大家减少了饮食,相信一天吃三四块这个饼干营养就够了,还能减肥。直接的原因就是大家的饮食摄入少了,自然就瘦了,跟这个饼干没有半毛钱的关系。

我堂哥,自己初中都没读完就辍学了,但是呢,他自己又很看不上那些大学毕业还在他手下干活的人,整天动不动就说:大学毕业的怎么了?还不是我在给他们发工资。


但是在一次填写履历的时候,我发现他在学历一栏填的是高中。看得出来,他自己内心里面还是自卑的。


都到这个岁数了,再回去上初高中是不现实的了。所以他就自己到处上课,当时还很流行房产MBA。我堂哥他们上课里面的同学多是和他一样的工程类的老板们,他们上课的地点是不固定的,这周在这个城市上课,下个周就去另外一个城市上课。但是基本上都是在学员所在的城市上课,基本上就是大家轮流坐庄,一人一次。


等到我堂哥坐庄的时候,他是在我的餐厅和书店里面举办的,跟他们上课的学员说这些都是他的产业,一顿炫耀。

在他们这个课程中,有一个学员和我是老乡,当时他开了一辆比较少见的车子,就引起了我的好奇,我自己本身也是比较喜欢车的,所以就借了他的车钥匙,点火听了一下声音,当时感觉是真激动。他还说让我开一圈,不过大家都不是很熟,加上还是第一次见面,所以我还是觉得不好意思,就算了。



他喜欢车,听说他公司里各式各样昂贵的车都有。我们两个都比较喜欢车,又是老乡,所以就比较聊得来。算是正式交了个朋友。


我这个朋友暂且称他为涛哥吧,他自己最初是做保险的,当时的年收入就已经高达两三百万了,自己攒钱买了一辆奔驰宝马S。所以说最开始的时候,发展还是蛮好的。



涛哥这个人,还是很不错的,他不像其他大老板一样西装革履的,穿着随意,不抽烟和不喝酒,喜欢摄影和看书。

上完课,他走的时候,我还送了他不少书,自己就是开书店,这点书还是能够满足他的。

当时,我堂哥的课在我们本地开课的时候,我本来是想着去蹭一下课的,只不过我堂哥说不可以,说是不允许学员以外的人去听课,那我就只好作罢了!他让我课程结束之后去接他,正好他今天没有开车。那我就只好在他们课程结之后开车去接他了。


我堂哥的产业是和其他学员的产业比较不一样,他们的多是地产行业的,我堂哥这个是给有倾斜的建筑体进行矫正的。这个行业技术含量高,所以一般很难替代的,而且还有专利保护,就算是别人知道了矫正倾斜建筑体的方案,要是在没有得到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了,那也是侵权的。他们这个行业利润不,但是收入比较稳定,每年都有个两三百万的收入,虽然时多时少,但是投入少啊!


我堂哥跟涛哥说了他们这个行业的发展情况之后,对这个也是很感兴趣的,只是他自己不怎么合作,所以就打电话跟他弟说了一下这个事情,大概就是如果可以的话,让他弟和我堂哥达成合作关系。


在我看来,涛哥是大佬级别的人物,应该是看不上这几百万的生意的,当时也是想着可能是给自己弟弟找个工作罢了!

后面涛哥带我们看了他的盐碱地和庄园,就光看这两个产业就觉得他的资产应该是很雄厚一类的,在他的庄园里面还有养猪场、有机蔬菜大棚、养鸡场和一个狗场。还在庄园里面建了一座四合院,可以说是相当豪华了,就连里面的家具都是红木的。


饭后还带我们去他的保险公司看了一下,在当地是一个比较小众的保险品牌,他们保险公司的业务窗口和银行的业务窗口差不多,我估计应该这个也是用来吸存资金的,二楼都是办公室,办公室里面的办公桌也是红木的。


参观完保险公司之后,我们就告辞返程了。

我堂哥们的课上完之后,组建了一个班级基金会,大概就是,大家一人放一点钱进去,然后有一个人来保管。当然了,钱也不是白存的,放钱进去的人都有一分利息。到时候需要用钱了,大家都可以在这里面提取,不过需要其他同学给他提供担保才能取钱。这个钱存在了涛哥手里,毕竟从上课到现在,大家都是觉得他是班级里面最有实力的一个,所以觉得放他他这里也放心。

《逆流而上》第二章


只不过一年之后,涛哥就到外省去了,说是去买煤矿去了。但是我觉得估计是资金不够崩盘了。因为他们搞同学会的时候,是在涛哥本地,那么多人,都是大老板呐,那开销下来,全都记在他一个人的账上的,我觉得作为一个生意人,应该不会有这样的操作。只是当时也没有多想什么。


自从涛哥去了外省之后,就很少有大家联系了,只不过还是会定期发表一些照片,因为他喜欢摄影嘛!也正常。




我堂哥也在班级基金会里面存了钱的,后面他出事了,需要钱。但是他自己已经被抓起来了。没办法我就帮忙他联系了涛哥,我当时还是怕涛哥不相信,还把我堂哥被抓的证据拍下来发给他了,让他把我堂哥当初存进去的钱转个我帮我堂哥一下。当时他是答应我的,只是一直到后面他也没有给我这个钱。

打他电话他也会接,只是说他在外省买煤矿也没有赚到钱,他自己之前的地产项目资金套牢了,也取不出来,说是会想办法把我堂哥的那点钱弄出来。后来我就打电话,联系了他们班上的其他学员,我才知道,大家都知道涛哥已经没钱了。看来应该是做资本盘最后崩盘了。

他自己本身生意也是很成功的,但就是因为自己上了两节融资课,主要还是没有遇到一个靠谱的老师。最后生意还是崩盘了,不然估计他也会是一个很成功的人。